原文撰寫於April 25, 2007;2016/5/14微調

在服裝產業,最貴和最便宜的都是人

經常聽到有人批評品牌(尤其是名牌)服裝有著 「不合理的高價」,那必然是因為對服裝產業不了解造成的誤會。

寫在前面,本文並沒有推崇名牌或看不起路邊攤與批發,純粹分析結構、成分、與成本之間的關係。

呼籲拒買仿冒品、低價品,謝謝。

 

[服裝產業每一季度的流程]

  1. 概念發想—款式設計
  2. 布料選用—打板縫製
  3. 副料選用—後加工處理
  4. 品管
  5. 配銷與宣傳活動
  6. 銷售統計分析作為下一季設計概念回饋

 

為便於分析,我將服裝分為高、中、低、超低價四部份:

 

  • 奢侈品:各大設計師品牌,或是高端訂製服。這些大家口中"坑人"的高價訂製服與精品,基本款白襯衫定價萬元以上或更高,稱為高價
  • 基本款白襯衫定價五千至一萬,稱為中價。
  • 百貨公司一般樓層專櫃,基本款白襯衫定價一千至五千,稱為低價。
  • 定價不到一千,稱為超低價。

 

首先,關於流行趨勢

並不是誰說了算,也不是盲目而毫無規章的。

全球紡織品同業公會設計中心,結合產業界以定期大會方式,統合討論出目前世界議題與各層面藝術、科技、環境當中,值得關注與表現的議題,或是正在醞釀而將會表現出來、延燒至一年半至兩年之後的主題,統合之後與以分類規劃,與前幾季的色票、款式、題材作綜合,決定該季流行方向與細節,將結論列成一連串的創意本源,任所有與會的同業分享與自由發揮運用。

以高價位品牌而言,決定跟隨或是挑戰此一創意本源,便是設計總監的責任。

他抓出幾項他採用或挑戰的議題,綜合該品牌的形象,統合出他想表現的概念;也許是環境的保護的重視,他就會選用有機素材(這是一種比黃金還貴的東西);也許是對科技進步的崇敬,便會選用金屬質感;也許是對某一宗教或思想的回應,便會出現簡約款式或是清修的崇高感。

總監決定了方向之後,主設計們開始動工,分項設計上班服裝、晚宴服裝、休閒服裝等等款式,小設計們開始選布、配色,然後反覆檢討設計款式的優缺點,是否符合品牌精神?這件衣服要表達的是什麼?這個顏色是輕蔑的或合宜的?與上一季的服裝是否跳脫太多或是過於雷同?我們希望它親切或是傲慢? 

一件衣服往往是結合數十位設計師與打版師的創意與苦心誕生,因此設計成本非常高(請核算他們的薪水);在布料的選用上,平均一碼布料約10元美金,大約330元台幣,一件衣服約使用2-5碼,布料成本就要700-1600元台幣,高價裁縫師縫製一件成本1500-3000台幣,不含管銷與設計費的成本就要2-5千,而且他們不是量產(每一件都是手工打版,無法使用生產線機械打版),無法靠大量來衝業績平衡損益;他們是有相當的獲益,相對的投資的成本很高,並且一件CHANEL穿十年還是CHANEL,可以不斷維修,即使是轉手都具有保值效果,甚至可以升格為古董。

其次,關於材質

高價成衣的用料非常講究,時裝類要求素材極致細膩、或環保、最少也要是純天然,手感頂級柔細;功能性服裝要求吸濕排汗、防水防污防油防皺、遠紅外線保溫、陶瓷微粒按摩、微膠囊芳香自然有香味、微膠囊潤膚保持皮膚水分與柔嫩、抗電磁波、抗紫外線、偵測心跳指數、體溫除皺、防火阻燃… 你想都沒想過的功能一應俱全,這是科學的力量,這些從原料就很貴(不包含研發費用),一般的量產成衣買不起這種布料。

高價位品牌決定了當季款式之後,便會以走秀方式展現,讓評論家們認同或撻伐,這時候中價位品牌設計師們快速跟進,擷取他們的優缺點,綜合自己品牌的形象,以第二場走秀來表達對高價品牌的認同或挑戰的企圖心,然後同時上市。

 

中價品牌的設計師資歷與高價品牌設計師大大不同,有的甚至連天份都差很多,這部份就先不談,但薪資成本就有落差。

用料成本而言,他們不講求那麼精緻,也不在乎保值,所以布料品質降低很多,也與成衣廠配合作量化生產,但是他們必須花許多精神在品管部分,以免砸壞自己累積的形象,許多品牌都是因為品管不良就從此消失,也有品牌勵精圖治衝上一線。

高價位品牌成本結構當中最大的部份是人力、原物料成本;中價位品牌則是行銷成本,因為他們本身不是那麼好,所以需要請代言,或是強力曝光作宣傳;當然高價位品牌也花了很多錢在營造品牌形象與宣傳,但對設計有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不那麼好的東西要賣得很好,要多花多少功夫在行銷。

當高、中價品牌都上市,低價品牌快速殺出,拍一大堆照片、剪一堆雜誌、把他們需要的款式各買一件回來,拆開來研究,大同小異的改一點;如果高價品牌一件衣服有10個要傳遞的想法,中價品牌剩下4-7個(看設計師功力),低價品牌則是1-2個,成為一件相當膚淺的服裝,他們的成本結構當中最大的部份是配銷,就是運送到幾百個分店的通路成本。

對於服裝文化的貢獻,只有認真思考服裝的高價品牌設計師們。

 

中價品牌的專長在拼貼,低價品牌則是剪貼(為什麼要付錢買一些用剪刀&膠水拼出來的衣服?)

低價品牌的用料都是高中價品牌淘汰下來的瑕疵布,或是大量產的低價粗布,負責成衣的都是第三世界的廉價勞工甚至童工,他們賺的,才是暴利。其實在任和設計相關產業中,勞工與設計師都處於薪資金字塔的兩端,只是在服裝業尤其明顯,建築業勞工的困境比不上紡織成衣廠生產線的工人,而造成這些生產線的工人的低薪,就是他們品牌的定價、經營模式、還有視而不見的消費者。

低價位品牌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隨時間打折扣促銷,尤其是現在流行的「快速時尚」,他們的成本大約是1-3折左右;中價位品牌很少打到5折之下,他們會選擇開OUTLET店的方式做過季低價銷售,還是賣不掉的就會銷毀;高價品牌幾乎不打折,有時候為了配合購物中心的方案勉強打個9折,但是也限於部份商品,他們沒有存貨問題,因為有的衣服一上市就賣光了,你晚一天還買不到,夢幻款式沒上市就會賣光,因為走秀之後訂單就超過產量。

老佛爺對世界的影響力顯而易見,但他沒有進世界富豪排行榜;H&M的老闆可噱翻了,因為他們不用投資大筆成本來開發,都是剪人家現成的來用,前半段的投資成本都省了,每天就忙著印鈔票而已。

最後提到一件不及一仟元的衣服,所謂的設計就是隨自己高興東偷一點西挖一點,布就是連低價品牌都不要的超級瑕疵布或是布廠庫存布(一碼50元台幣上下,保證洗不到幾次就起毛球、褪色、而且夏天熱冬天冷),沒有管銷成本,最大的開銷就是店面租金或是跑給警察追的罰款,他們一件衣服的成本有的不到一百元。

至於一百元以下的衣服呢?表示真的有中間某一個環節是出血的,或是某個工廠倒了。

 

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高價服裝,但中價位服飾是可以考慮的;購買低價服飾等於變相支持血汗工廠,消費超低價服飾就是讓文明開倒車。

選購服裝之前,可以上網先搜尋關於該品牌官方資訊和報導,了解該品牌是否符合自己的理念,You are what you wear,服裝是你文化符號的一部分。

 

 

arrow
arrow

    9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