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是旅遊的季節,我們的行跡漸漸遍及華東大地,從蘇杭太湖到五嶽長江,駿馬越嶺到煙水茫茫

吳均在《與朱元思書》中對富春江“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的形容,江南丘壑皆當之無愧。

更有數不盡的人文古蹟、名產珍饈令人流連,趁著好時光,週末我們總在路上。

 

不經意的,我發現自己也有了每個台幹都有的,跟在台朋友的價值觀差異。每三個月一週的返台假,看見臺北朋友們養尊處優、適意閒散還抱怨連連,開始心生怨懟。

 

「台灣人太缺乏危機意識了,看妳們多積極,臺灣環境太安逸,上班族不是團購就是到處住民宿,跟競爭力三個字毫無關連,每個都是公主病。」

「我覺得唔笃台灣人很好哇,乃追求品質、喜歡文化、會思考很多對社會有益的事,而且唔笃台灣人有禮貌又有水準,到處都受人歡迎呀!」

 

隔閡存在於不理解,台灣的同事朋友幻想某些台幹生活於酒池肉林,並期望另一些台幹代買A包 ── 這是個令人厭煩但常見的委託。

據我所知,台客們都是為了維持在台人際關係才代買,大家都有相同的苦水;

我們自己不用,A包店也不開在工業區裡,特別跑一趟等於倒貼了寶貴的休息時間和來回車費。

 

蘇州市中心的‘觀前街徒步區’像西門町,巷內A包店羅列,店面皆是劣質山寨商品。老闆娘見熟客David,帶我們進收銀台後小門,緣著似逃生梯的小梯上樓,

二樓儲藏室掛滿仿名牌大衣,從側鐵門轉入小廊,再開一道小門,陳列裝潢如百貨專櫃的精品店赫然出現。

David拿出清單掃貨,商品乍看尚可,細看有瑕疵,雖在允收範圍內,價格卻比一樓翻了一倍。因為要殺價,David開始挑缺點。

老闆娘領了一串鑰匙從隱蔽於牆面花紋的小門上樓,暗廊兩側櫥窗商品愈翻高檔,蛇皮、鱷魚皮、駝鳥皮應有盡有。

三樓的名錶、名包、服飾各有獨立展間,裝潢如香榭里舍,商品精緻華麗、真偽難辨。

我不禁想,能花萬元買仿包,為何不買真品普通款?我的《桃花源記》並非幽闡避世理想,是細述違法避偵查的營業方式,也堪稱訪勝一絕吧。

 

「我覺得買仿冒品蠻丟臉的,還是應該尊重智慧財產權啦。」

「講這樣,妳是懶得跑吧?麥安捏啦,妳不是也可以順便逛街嗎?」

 

後來我便不再幫買,長久下來,一些不那麼好的在台朋友也就斷了。

入秋,外派滿一年,那時我從未想到,工作的變化會大大的影響我的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9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