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272.PNG

經歷過一年低端品牌電腦美工經驗、一年專櫃品牌櫥窗設計經驗,重新思考之後,我調整了就職目標,決定以直接國外品牌的設計師為職業理想。

搜尋了許多國際品牌對設計師的要求後,我發現基本上跟國內品牌一致,只是語言需求換成英文、法文或西班牙文,也就是一個國外的服裝設計學位,加上幾年的工作經驗。

因此,我決定要出國深造拿學位,只是前兩個工作薪水都太低,我一毛錢都沒存到,所以決定還是先找個相關但高薪的百大企業工作存錢!再去留學!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找個百大企業的工作談何容易,尤其是我這種工作經驗,但其實,我是一名工學士

大學就讀的專業叫「纖維複合材料」,這是我到大三還是大四的時候突然改的系名,之前幾十年一直都叫做「紡織工程」,紡織業界幾乎所有的前輩都是本系的畢業生,要是說台灣的紡織業界被本系給壟斷,可以說是一點也不為過。

因此即便經濟再不景氣,本系的畢業生都絕對有工作可以做;其原因不外乎高中生們填志願的時候,都是一窩蜂的選當紅科系,再加上減招,雖然傳產出走,但仍然是粥多僧少。

我畢業那年,本系的畢業生平均每人有3.5個工作機會,扣掉讀研、出國、轉行(例如我)的,每個人可能有4-5個工作機會,因此大家的薪水都很好,不像我,那麼

所以跟大學同學聯繫之後,我決定回到本科專業,找一份紡織業的工作。

研究了幾間百大企業的各部門職缺,我選擇了跟服裝比較接近的織造,也就是做衣著用布、服裝面料。

原因不外乎做服裝薪水太低,做聚酯粒、工業用布、紗、整理等等都太過工業,不是在工廠就是進研究室,感覺脫離我的目標太遠;做布,跟服裝也就是一線之隔,而且也會跟品牌或成衣廠聯繫,與業界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

 

雖然服裝是時尚產業,但布料絕對是傳統產業,做紗(人造纖維),就突然變成科技產業,不要問我為什麼。

作為一個「纖維複合材料學系」的工學士,大學四年學的就是從原料(天然或聚酯粒),到抽絲、紡紗、織造、整理… 也就是從無到有變出一塊布的過程,當然還有複雜的各種機械的設計與構造、各種物理與化學原理、各種加工與檢驗…

不懂的人經常會問,不就是一塊布,從嫘祖開始就有的技術到現在是能有多難?

這就真不是憨人所能理解的,請問嫘祖織出來的布,可以防風防汙防水吸濕排汗發熱保溫記憶型態自然降解還可以吃嗎?

不要隨便惹火理科生,文科生頂多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或是控告潑糞車官等等之類的報復行為,請記住無色無味投毒於飲用水中殺人於無形的同寢室友,以及王水融屍的洪曉慧,都已經放出來了;沒有傳產,哪有今天

但我真的能深刻體認到,當我說我現在在做布的時候,得到的眼神跟以往真是天差地遠,從頂著光環設計師突然變成生產線女工,同樣都是問「工作很辛苦吧?」但前者的眼神是崇拜,後者的眼神只有憐憫。

無論別人的眼光如何,你們認為的傳產,在薪水、工作內容、休假、福利各方面,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百大企業的關係,比之前兩個服裝產業的工作不知道好了幾百倍

整個人都活起來了,身體養的超好,不但氣色佳,連體重都直線上升,當然存款也直線上升,終於有錢可以買理財金融產品了!

人的抉擇真是影響生活太大,太重要了!

 

arrow
arrow

    9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